什麼是教育?
這樣的疑問是否應長存於我們的心中
蒙特梭利女士說:「教育的成功與否,端視我們是不是想讓生命更美好,想讓每個人都能發揮他最大的潛能,因而對生的奧妙進行更深入的了解。」
教育是順應自然法則,幫助人類實現潛能,豐富自我之生命
假若教育必須對我們的生命有所幫助,那麼教育就有兩個必然,其一是教育的產生始於生命形成的一剎那間;其二是應賦予教育孑然不同的意義,不該只是老師教與學生聽而已。我們不能忘記生命的一開始除了形體之外,更有一顆嗷嗷待哺的心靈生命, 需要愛、尊重與關懷來滋養那塊田地。
讓孩子自由,
當他們發現水灘時,讓他們打赤腳;
當他們疲憊時,讓他們在樹蔭下打盹休息;
讓他們歡笑,讓他們感動,讓清晨的陽光喚醒他們。
孩子所經驗的一切都將永遠保留著,但並 非存於記憶之中,而是藏於生命機能裡,漸漸地形成心智和個人特質。孩子不需要老師給予諄諄教誨,而是 需要來自於真實環境的經驗與規範,因此,老師必須是細膩、謹慎地照拂週遭每一位孩子,他需要明白何時可以幫助孩子、何時孩子需要獨立運作來累積專注,他更必須擁有愛心、耐心、鎮定與富有人性。
蒙特梭利工作
蒙特梭利女士認為,不管是什麼種族、國籍及性別的人,人格的發展都是從童年開始, 這是人類恆久不變的定律。而教育當然不能偏重某一特殊的族群或是需要,教育是一輩子的事,不單僅如此而已,它的核心是「護衛生命」。重心擺在關懷生命的教育理念下, 將一改往昔的所有觀念,教育不再仰賴固定的課表或模式,而必須切合人類生命的實況。
你、我及孩子都是相同的,人之初始原存有一股內在的心理力量,這股力量倚靠與環境的結合而產生火花。當我們給予預備好的環境及自由的引導下,這股動力能夠讓他開展潛能,並讓他主動、歡欣、有信心地學習。他的自信來於親手的嘗試……
蒙特梭利教育提供給孩子們真實的環境,這兒有適合他們使用的各項物品,有適合每位孩子特定發展需求的教具,整齊乾淨的擺放在教室中;而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,則是敏銳、主動的協助孩子去探索環境,幫助孩子為自己行動、展現意志及思考,這即是教師的精神藝術。
蒙特梭利的教育環境是專為孩子所設計的,以下是環境中為孩子預備的活動工作:
■ 日常生活教育
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孩子每天必須面臨的生活課題,他需要學習自己穿脫衣物,運用良好的用餐禮儀、基本的照顧動植物技巧等等。在環境中,孩子不僅學會滿足自己,更懂得體貼他人。如果教育是要幫助生命完美成長,日常生活就是教育的起點。
目的:
l 幫助孩子適應環境。
l 發展獨立自主之能力。
l 發展動作協調性與控制動作能力。
l 發展秩序感。
■ 語文教育
人類因有語言而成為萬物之首。蒙特梭利的教育環境中充滿了各類語言與圖文的教材,成人以清晰的口語發音和孩子對話、充實孩子的字彙,也趁著孩子對聲音有高度敏感和拼音興趣的時機,利用各種語文教具,來幫助他們認識注音符號和英文字母,進而進入拼音與閱讀的領域。
目的:
l 發展孩子自信心和表達能力。
l 帶領孩子精確的使用書寫工具。
l 藉由圖型符號帶領孩子探索他們所知的語言。
l 幫助孩子理解聲音可以藉由文字符號來代表。
l 發展流暢的閱讀技巧。
■ 感官教育
人類憑著感官來認知世界,蒙特梭利女士設計的感官教具都各自擁有不同的特質,例如:大小、顏色、重量、材質、形狀、味道或聲音,透過孩子親身的探索,發展了視、聽、嗅、味、觸的感覺器官,累積出對環境中事物特徵與特質的概念,並且由於感官知覺的不斷經驗,提高了孩子對外在環境的敏銳觀察力。
目的:
l 在探索環境過程中,發展精確性感覺能力。
l 創造秩序性心智。
l 發展邏輯性思考。
l 為數學與科學進行預備。
■ 數學教育
孩子從感官教育中得到抽象概念、邏輯思考的能力,再輔以具體的數學教育讓孩子認識量和數字符號。從1~10延伸至一、十、百、千等十進位概念,以量的合成與分解來幫助孩子進入加、減、乘、除的抽象思考,用活潑有趣的活動來建構完整的數學概念。
目的:
l 了解不同的數字都有不同的量的意義。
l 給予孩子不同數值、不同數量的深刻印象。
l 了解每個數值加起來不超過10的事實。
l 藉由四則運算的過程來為數學心智進行預備。